网站支持IPv6
无障碍
长者专区
适老版
智能问答
旧版

长者专区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/ 新闻中心 / 部门动态 / 正文

锚定农文旅融合新坐标 高质量打造成渝地区休闲旅游目的地

索  引  号:510626-2025-008816 文   号: 公开形式:主动公开
相关附件:

发布时间: 2025-09-19 来源: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: 【字体大小: 【打印】 分享:

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为德阳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擘画了蓝图,也为罗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作为德阳北部门户,罗江有着蜀道、三国、调元、诗歌等独特资源,是德阳文旅发展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贯彻落实全会精神,对罗江而言,关键在于紧扣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主线,将农文旅融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,以打造成渝地区休闲旅游目的地为引领,为德阳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注入罗江动能。

一、深化认识,把握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

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强调要丰富乡村文旅业态”“开发乡村文旅特色产品,为罗江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。罗江需从自身资源特质出发,让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。

文化根脉深厚,奠定资源优势。从德阳全域文化发展维度看,罗江文化资源禀赋独特,在区域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。作为蜀道文化进入川西平原的关键节点,金牛古道穿群山入德阳地界后,仅罗江段完整留存古驿道原始风貌。庞统祠作为当前四川省境内年代最早、保存最完整的三国蜀汉时期遗迹,为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。罗江还是川菜川剧文化重要传承区域,清代李调元编撰的《醒园录》系统记载川菜烹饪技艺精髓,《函海》收录的戏曲文献为川剧艺术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。历史文化资源构成罗江最独特的标识、最核心的竞争力,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础。

政策机遇凸显,拓宽发展空间。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大蜀道交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》,将罗江纳入重点实施范围,依托金牛文旅走廊串联白马关资源,有力促进罗江融入大蜀道联盟及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。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指出,打造蜀道三国文化主题文旅风景道。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指出,深入挖掘李调元历史文化名人资源,推动川菜川剧文化周向国际化、专业化、品牌化发展。政策层面的资金扶持与规划指导,叠加成渝地区庞大的休闲旅游需求,为罗江构建特色文旅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产业基础扎实,融合条件成熟。罗江农业优势显著,拥有国家级制种基地,培育出晚熟柑橘、贵妃枣、青花椒、花生等特色农产品,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,为农文旅融合筑牢物质根基。同时,农业与文旅融合的空间也正在拓展,依托制种基地开发种业+研学模式,围绕果蔬种植区打造采摘+体验项目,深挖乡村资源规划民宿+度假项目,为农文旅全业态融合提供了扎实支撑。

二、聚焦关键,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

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,需将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。罗江围绕品牌、产业、核心三大关键,推动农文旅融合从”“升级。

突出品牌打造,深耕文化内涵。文化是农文旅融合的,围绕打响蜀道文脉·寻味罗江文旅品牌,一方面,开展本土文化专题研究,形成系统解读成果,分时段、分区域、分领域策划宣传口号,构建体系化的宣传格局。另一方面,推动线上线下协同联动,线上策划蜀道探秘”“调元味道等话题,联动成渝地区文旅博主直播推介,线下办好诗歌节、川菜川剧文化周等节会,推进中国诗歌之城创建,形成一体联动的宣传态势。

聚焦产业升级,提升竞争能力。从多维度发力完善文旅产业生态,全面提升罗江文旅产业的竞争力。推进文化价值转化,通过项目化形式,系统梳理蜀道文化、三国文化、调元文化、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,打造可感知、可参与的文旅体验。丰富消费供给,推动文旅与农业、康养、红色资源等融合,发展乡村、康养、红色旅游等新业态,整合文创设计与非遗资源,打造罗江有礼品牌,提升综合竞争力。

锚定核心重点,构建一体格局。对罗江而言,白马关景区是文旅发展的强极核,将白马关景区建设与周边乡村发展深度融合,整合农业、文化、旅游资源,构建景镇一体的大白马关格局。做强景区,实施金牛古道保护利用提升项目,完善基础设施,优化游览线路,将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,增强景区吸引力。做靓乡村,推进人居环境整治,提升周边乡村的村容村貌,打造错落有致的乡村景观。做全营销,设计具有辨识度的IP形象,多渠道开展营销活动,推动农文旅融合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。

三、健全机制,夯实农文旅融合发展根基

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,必须全力整合资源、打破固有边界、激发创新活力。罗江对标市委全会要求,聚焦要素支撑、科技赋能、统筹协调三大关键维度,构建农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生态。

强化科技赋能。大力推动大数据、AI、元宇宙等新质生产力在文旅场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,探索开发基于AR/VR技术的虚拟漫游、场景再现、互动叙事产品,发展云展览、数字艺术等新业态,建设完善智慧景区、智慧场馆、智慧平台,推动文旅产业向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方向加速跃升。

强化要素支撑。紧盯人、地、财,统筹制定系列配套支持政策,加大财政投入力度,优化土地资源配置,加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,全力打好要素保障组合拳

强化统筹协调。打破部门壁垒与区域界限,构建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,在规划编制、项目审批、资源调配等方面加强协作,形成全区上下一盘棋格局。深化区域协同合作,主动对接成渝地区周边县(市、区),加强与三星堆、年画村等周边核心景区的深度合作,实现游客互送、资源互推。

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、高质量打造成渝地区休闲旅游目的地是一项全局性、长期性、复杂性的系统工程,需要把各方面各领域力量聚拢起来、资源调动起来。罗江将以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指引,以文化为魂、以旅游为体、以农业为基,在农文旅融合的实践中探索特色路径,为德阳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贡献罗江力量,为四川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添砖加瓦。

责任编辑:区农业农村局